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产业创新发挥策源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8%。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最大增量”。另一方面,产业创新要求牢牢守住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全球占比超60%。二者的充分融合,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从《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到《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从《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到《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些政策对于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
各地也先后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出台相应举措。例如,去年9月份,江苏省会同教育部落地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实现优势高校与优势产业“双向奔赴”,形成高校科技创新全面支持产业创新的有效模式,有力支撑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又如,陕西省不久前成立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同体,汇聚科技、产业、金融等多方力量,发挥科技策源和组织赋能作用,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并非线性叠加,而是一种生态的重构。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卡点、堵点。比如,科技成果转化不及时,人才资源流动存在“玻璃门”的情况,协同创新还有“两张皮”现象,等等。接下来,应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工作主基调,稳妥有效施策。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逐渐形成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体的新型创新体系。
突出人才创新。科技竞争、产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努力培养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产业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人才成长保驾护航。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创新热情。释放高校师生创新潜能,总结提炼“三三制”等培养模式,发挥“技术原浆”效应,让人才创新实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效果。
打造生态创新关键能力。当前,“科学—技术—产业”演进周期缩短,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速。在产业创新方面,要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机制供给,特别是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聚焦关键能力,高标准推进技术等创新要素市场化,确保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通过创新风险共担基金降低企业试错成本,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健康生态,让创业者勇闯敢闯“无人区”。
原标题: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让万亿级市场“飞”得更稳
- 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额度“不设限” 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再加码
- 新华社权威快报|共促全球科技创新合作!20
-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
-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4星
- 秀我中国|刷新想象边界!机器人“遛”机器
- 新华全媒+|一大波未来科技来袭 中关村论
- 花粉过敏高发季来临 防护攻略请查收
- 春季便秘高发?养好肝脾肺是关键!医生支招
- 减肥潮催热中医减重、轻饮食等健康理念
- 心血管不好的人,建议你多吃这种食物→
- “碳水大省”山西突围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
- 海南自贸港三项政策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
- 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在蓉举行 推动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云南:“美丽”经济绽
- 出海记丨“加强海外仓建设”
- 天津海关升级“24条措施”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 从“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贸区
- GDP突破7800亿元 江西南昌多措并举加快推
- 第四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征集活动启
- 港股公布业绩进入密集期 恒指突破高位后有
- 福建首条“公铁水”联运大动脉贯通
- 中国结算暂免收取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
- 上海新认定4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
- 安徽民营企业家谈“出海”:让“无徽不成商
- 伦敦副市长在上海静安苏河湾探索创新水岸经
- 上交所:三年来机构投资者持仓市值年均复合
- 四川达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年会战
- 广西南宁首发至粤港澳大湾区货运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