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座谈会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诠释教育家精神深刻内涵。教育家是为人表率者
座谈中,顾明远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经历,分享了他对于教育家所需具备特质和精神的理解。
顾明远认为,成为教育家,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要掌握教学艺术,创造自己的教育风格。
作为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重要奠基人,顾明远躬耕杏坛七十余载,至今仍投身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一线,笔耕不辍。其新著《我所认识的大先生》通过他与46位大先生的交往故事,生动刻画一代代教育家心怀大我、笃行博学、全心育人的群像,通过不同人物展现教育家精神。
“写书的初衷,一是怀念中国杰出的老一辈和同辈教育家,二是学习其教育家精神。”顾明远表示,中国教育家的精神力量一直滋养自己成长,希望更多教育工作者也从中获得激励,为中国教育作贡献。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表示,中国教育家应有根脉、魂脉、学脉和经脉,即扎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土壤、对国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学识基础、为青年教师成长指引道路。
3月30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座谈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供图)
教育家需顺应时代发展变革
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也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工作者需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浪潮,守正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刘复兴认为,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建国”,再到“教育强国”,中国在百年历史中孕育出众多教育家,他们均不断开拓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实践,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有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教育的常识规律、育人根本,但教育家总会根据自己所处历史阶段和时代需求作出探索和创新。”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范绪锋表示,教育工作者需研究时代发展变化趋势,在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中作出变革。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同样认为,人工智能正进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作为教师,应学习人工智能教学理念和技术,将其运用到相关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价值的统一。构建教育家精神的中国叙事
从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近代欧洲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不同历史时期,全球都涌现出不少优秀教育家,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下,如何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成尚荣认为,新时代下,需要构建教育家精神的中国叙事,彰显中国教育的风格、智慧和力量。
“中国是崇文重教、尊师重道的文明古国,从孔子、孟子到陶行知、张伯苓、蔡元培、吴玉章,都是中国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范绪锋表示,弘扬中国的教育家精神,已成为展现文化自信、教育自信的重要方面。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来自代代相传,既包括古代教育家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共通精神,也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家所具备的特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认为,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挖掘、梳理更多中国教育家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对外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 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
- 教育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用户超1600万人
- 教育部:已支持建设30余项关键领域语料库
- 广西梧州:粤桂青少年共庆“三月三”
- 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打造全链条创
- 湖南一高职学生工作室获行业青睐 企业提前
- 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在鄂启
- 全国1500余名语文教育同仁齐聚重庆 探索整
- 新疆兵团基层学校用上AI教室
- “代谢组学之父”在复旦大学阐述表型组医学
-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
- 当AI走进职教课堂
- 厦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助力低空经济产
- “95后”的他们,任985高校教授
- 浙江教育观察:“头盔雨披”里有何育人密码
- 让课本“跃”出纸面 浙江“人教空间”正式
- 低空经济“起飞”,职业教育如何“接招”
- 年仅38岁!“洋媳妇”奇娜因突发低血糖去世
- 寻味香格里拉 藏式火锅里的团圆新意
- 吉林雪季收官:雪场打造“新玩法”迎春
- 清明假期黄山迎客超9.5万 四海游人尽享春
- 侨见海南自贸港:咖啡产业“玩”出老少皆宜
- 广东税务部门推出30条措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
- “轧蚕花”民俗观察:江南蚕桑文化何以历久
- 低空瞭望“守山护水” 浙南山区“插翅”
- 解码中国最大国有林区:从“一木独大”到“
- 福建清明假期接待游客逾540万人次 游客青
- 北方多地进入杨柳飞絮期 “过敏星人”请收
- 给流浪猫社区“安家”会带来多少问题?
- 用户增长运营师:让用户“流量”变“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