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图为4月4日,游客们在江苏扬州瘦西湖景区内游玩。(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江西南昌师生在方志敏烈士纪念园内齐声朗诵《可爱的中国》。辽宁丹东社会各界代表在抗美援朝纪念塔前共读志愿军战士家书。上海在龙华烈士陵园广场前举办巧制菊花寄托哀思、手绘风筝祈愿平安等文化体验活动。宁夏固原二中、洪文中学等组织师生连续30年徒步往返108里前往山河烈士陵园扫墓。甘肃95万学生参与“清明祭英烈,重走长征路”活动。
全国各地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旅游村镇等迎来游玩热潮,赏花、踏青、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湖北武汉东湖樱园、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江苏无锡鼋头渚樱花谷等传统赏花地领跑热度榜。天津、江苏盐城、湖南张家界、河北晋州、新疆伊犁、西藏林芝等地进入最佳赏花期,举办花车巡游、民俗表演、健步走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往观赏游玩。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消费活力十足。文化和旅游部发布32条乡村旅游线路,“时令采摘”“挖野菜”等乡村体验搜索热度上涨。北京、浙江、山东、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景区打造融合传统文化与潮流时尚的消费场景,推出采茶、炒茶等农文旅融合项目,上新“公园+徒步/骑行”、数字藏品、VR游戏等玩法,开展“赏春景、品春味、探民俗”等主题活动,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各地博物馆推出各具特色、寓教于乐的文旅活动。故宫博物院举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河南博物院推出“穿越千年话清明——文物里的节气密码”线上直播活动,上海博物馆“清明·手工坊”推出“纸鸢高飞”“竹编蹴鞠球”等手作体验。多家文博场所延时开放,满足社会公众节假日参观需求。
- 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 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
- 教育观察:从高校“公开课”看AI时代浙江何
- 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
- 教育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用户超1600万人
- 教育部:已支持建设30余项关键领域语料库
- 广西梧州:粤桂青少年共庆“三月三”
- 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打造全链条创
- 湖南一高职学生工作室获行业青睐 企业提前
- 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在鄂启
- 全国1500余名语文教育同仁齐聚重庆 探索整
- 新疆兵团基层学校用上AI教室
- “代谢组学之父”在复旦大学阐述表型组医学
-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
- 当AI走进职教课堂
- 厦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助力低空经济产
- “95后”的他们,任985高校教授
- 浙江教育观察:“头盔雨披”里有何育人密码
- 让课本“跃”出纸面 浙江“人教空间”正式
- 低空经济“起飞”,职业教育如何“接招”
- 年仅38岁!“洋媳妇”奇娜因突发低血糖去世
- 寻味香格里拉 藏式火锅里的团圆新意
- 吉林雪季收官:雪场打造“新玩法”迎春
- 清明假期黄山迎客超9.5万 四海游人尽享春
- 侨见海南自贸港:咖啡产业“玩”出老少皆宜
- 广东税务部门推出30条措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
- “轧蚕花”民俗观察:江南蚕桑文化何以历久
- 低空瞭望“守山护水” 浙南山区“插翅”
- 解码中国最大国有林区:从“一木独大”到“
- 福建清明假期接待游客逾540万人次 游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