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代表、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 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北京10月24日6时讯(特派记者 徐焱) 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近6亿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于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推进和落实?对此,十九大代表、重庆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给出了她的答案。她认为,这将是“三农”工作迎来的又一个春天,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綦江区将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增效、增绿、增收,让美丽乡村变成“珍珠”,“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三农”问题开出“好药方”
按照十九大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等各方面、各层次的部署。
潘毅琴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民在新时代的新期待,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作出系列安排,既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广大农民欢欣鼓舞。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当前“三农”问题开出的一个“好药方”,必将推动“三农”工作进入发展新时代。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揽子”计划,农村的明天一定会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最美中国“山水画”,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之地。
聚焦增效增绿增收 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如何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潘毅琴结合綦江大农村、大山区、大矿区的实际,从增效、增绿、增收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对于增效,潘毅琴说,下一步,綦江区将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接二连三”,在“产—加—销”全产业链上下功夫。“产”方面将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赶水草兜萝卜、花坝糯玉米、安稳黑山羊等绿色农产品,并深度推进农旅融合。
在“加”方面,将依托市级食品工业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响做优“饭遭殃”调味品、“老四川”牛肉干等“綦江造”农产品,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在“销”方面,计划依托綦江京东电商产业园,健全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让綦江土特产“触网”,走出田间地头,进入更多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餐桌子。
对于增绿,潘毅琴表示,要让农村美起来,守住生态文明底线,建设农民的绿色家园,同时提升精神文明素养,建设农民的心灵家园。“农村美,不仅包括生态美、环境美,还包括民风美、家风美。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封建迷信治理、乡村环境美化、敬老孝老四大主题活动,让乡风更淳朴。”她说。
在如何增收的问题上,潘毅琴说,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让农民有“恒产”。同时,要让农民变股民,通过由点及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此外,还要让农民变市民,深化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试点改革,让更多的农民变产业工人、创业老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置业,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