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郑晓龙在人性层面讲故事

发布时间:2017-10-23 15:53:10
编辑:
来源:
字体:

说起行业剧,医疗剧和律政剧当数最受关注和最有话题的两个门类,原因很简单,它们是普通老百姓最易接触而且免不了接触的行业,因此剧拍得专业不专业,剧情合理与否,观众们都能说上两句。其实,近些年来国产医疗剧不少,但有影响的不多,数下来也就《心术》、《产科医生》、《医者仁心》、《外科风云》等几部作品。近日,根据点点原创剧本《人命关天》改编,由郑晓龙执导,张嘉译、王珞丹主演的《急诊科医生》陆续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开播发布会,为10月30日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同步首播预热。从主创阵容来看,《急诊科医生》无疑又是一部值得关注的行业剧,郑晓龙团队也表示有信心做到在专业上不被吐槽。

张嘉译王珞丹

专业台词成最大难题

从《心术》中的“完美医生”刘晨曦到《急诊科医生》中的主任医师何建一,张嘉译已经第二次接拍医疗剧了,以至于张嘉译自我调侃说,“我现在了解很多疾病的发生,就是如何治疗还是要再下功夫的。”拍《急诊科医生》之前,张嘉译说自己也挂过急诊科,发烧都到38摄氏度了,也没人搭理他,后来才知道医生都在抢救比他更着急的病人;拍完以后,张嘉译自然对急诊科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急诊科医生是容不得半分犹豫的,如果在急诊科没有担当的话,做不了急诊科医生。”虽然不是第一次在戏中穿白大褂,但再次触及此类作品张嘉译依旧“不敢松懈”,“饰演急诊科医生最需要准备的不是医疗技术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急诊科是一个生死场,在这里,除了生与死,还有爱与责任。“急诊科医生抢救病人的一瞬间心里在想什么,如何将其表现出来,这都是演员需要把控的。”

张嘉译以台词为例,他透露当年在拍摄《心术》时,台词都是快速记忆,拍完就忘记了,而这次拍《急诊科医生》的难度更大,“因为语速要非常快,语气还要对,台词光死记硬背还不行。急诊科就是在行进当中、在施救过程中,医嘱就下来了,没有时间让你去审,去开会讨论,去制定方案。”

如果说张嘉译都感到台词难度很大,王珞丹的感受更是可想而知,因为剧中她的角色是一个海归医生,需要用大量的英文来表达。“导演给我的人设是海外回来,她的学习背景、发音、语感,真的不是我们做演员一天、两天能够达到的。就像在戏里我演了一个医生,像心肺复苏、心包穿刺这些戏份我演的很像,真上手是不可能会的,这需要多年的积累。对英文来说也是任重道远的事情,但是我尽量地表达准确一些,但是不是美音,请大家放过我吧。”王珞丹说自己也是尽力了,拍戏期间每天都不够睡,精神高度紧张,“背完了剧本还有英文词,片子拿起来不能拿反,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拿反。在跟患者解释的时候说,‘你这个位置已经扩散了……’,我也不能点错,点错了导演会立刻喊停。我们尽量做到严谨,导演是关注细节的人,我们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样子。”

导演郑晓龙

小细节成就大情怀

对导演郑晓龙来说,该剧是继他2001年执导《永不放弃》,2014年担任《产科医生》总策划后第三次拍摄医疗剧。谈及再次涉足医疗剧的原因,郑晓龙表示:“《永不放弃》中涉及到了一些急诊科的部分,拍完以后,有一点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个剧本就是点点写的,她当过四年的急诊科大夫,所以她对医院急诊科的情况很熟悉,后来就写了这个《人命关天》。”郑晓龙非常希望观众通过这个剧了解急诊科医生,“其实,很多医生不愿意呆在急诊科,愿意去外科等其他科室,因为急诊科医生很累但又很难成为大师,病人治好了是其他医生的功劳,没有治好是他们的责任,但急诊科对老百姓的关照又是很直接的。以前我们国家的急诊科都是各科室的医生轮岗,也没有急诊医学,现在有了,但是还没有普及。”

发布会上,张嘉译就提到郑晓龙导演抠细节到“丧心病狂”,“比如我们搭的场景,所有的设备都要符合急诊科的要求,一个微小的动作不到位都不行,因为旁边坐着医学指导。”王珞丹也直言导演是“细节控”,“比如心肺复苏要保证胳膊是直的,力度是对的,拍完后我颈椎病都犯了。”为了还原真实的急救场景和科室氛围,郑晓龙透露,剧组每日都有几十或上百个群众演员,“即使只拍两三个人的戏,他们的背后也要呈现出忙乱的氛围,而且演员的表演也是特别急的,语速很快,这都体现出急诊科医生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精神。”记者去年年底曾去探班该剧拍摄,当时就对“京郊某1500平方米摄影棚1:1还原北大医院的急诊科”、“协和医院急诊科张晖大夫全程跟组”等剧组的严谨认真印象非常深刻。

不仅仅是小细节,郑晓龙最想强调的是这部剧的“大情怀”,“我真的喜欢这个剧,它基本上不是在一个生存层面上结构故事,而是在人的精神层面,人的尊严、人格、人性的高度上结构故事,没有太多的生存困扰。而实际上中国发展到今天,早就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去讲人的故事,《急诊科医生》就是这么一个片子,它不是一个打着医疗题材旗号的情感剧,就是纯粹的医疗剧,这是这个戏的特点。”记者 冯遐

■相关链接

国产医疗剧经典案例

《无限生机》(2005年)

豆瓣评分:9.0

该剧已经播出十年有余,但至今仍有不少观众对其印象深刻且评价颇高,甚至称为“中国版《急诊室的故事》”。导演徐庆东,主演王茜都是《重案六组》的班底,从探案现场转战急诊室,同样延续了专业的风格,不再去一言不合谈恋爱,而是注重了题材本身。

《心术》(2012年)

豆瓣评分:8.0

《心术》当年在播出时争议不小,有人认为存在着丑化患者的问题,但整体来说全剧的基调依然是倡导医患和谐,双方能够换位思考。该剧当年的影响力不仅得益于编剧六六,更是因为吴秀波、张嘉译、海清等一众演员的生动演绎和号召力。

《产科医生》(2014年)

豆瓣评分:6.5

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该剧绝对称得上行业剧的标杆之一。当年的佟丽娅并不是当红小花旦,男主王耀庆也不是人气大男主,该剧获得关注和口碑纯是因为专业性做得到位。有网友评价,《产科医生》在整个的细节铺垫、案例选择和故事的推进上结合得很好。

《外科风云》(2017)

豆瓣评分:7.5

“悬念、复仇、感情”……该剧在播出期间被比医版《琅琊榜》,最初也曾被挑出所谓的bug,而随着剧情推进在后续都有说明原因。抛开女主人设夸张、男主人设太装的问题,整体来说,《外科风云》通过对医院生态的描摹,先后涉及了“医药代表”、“医生职称评选”、“患者隐私权”等公共热点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观众对于当下医疗体制、舆论环境的反思,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急诊科 层面 人性

   原标题:《急诊科医生》郑晓龙在人性层面讲故事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近更新
www.cqljszjc.cn 两江新区城市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两江新区城市网(www.cqljszj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10346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295 911 578@qq.com